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交易訊號穿透性
要談論穿透性這個題目之前,得先說一下什麼是穿透性。簡單的定義是,當你以某一種 pattern 而去開發出來的交易訊號(通常我們會是為了某一個商品去開發、測試訊號),不做任何修改、不改參數直接套用到別種商品,也能看到回測上的獲利的話,這樣的現象被稱為:穿透。而穿透性是指具有穿透這個現象的程度。
舉例來說,一開始我以某商品為標的,寫了個當價位在 30分線圖表的 30EMA 上時,觸及當天高點買進、價位在 30EMA 下時,觸及當天低點放空,回測顯示能夠獲利。接著我再把這個訊號套用到其他的商品去,看到有任何第二個商品也能夠回測獲利,這就是穿透的表現,而如果能夠看到獲利的商品數越多,就是更強的穿透能力,也就是比較好的穿透性(適應性)。
在我知道如上名詞定義的穿透性之前,一直都只有交易台指期(其實在寫文章的此時,我還是只交易台指期),我從來都不覺得為將要交易的標的做訊號開發有什麼問題?直到從 凌波微步大 以及好幾位前輩強調應該以穿透性來檢驗一個訊號的強健性(就是比較不會死),穿透性這三個字就一直困擾著我了。
因為後來我嚐試著把已經在服役中的訊號,套用到一些比較容易取得歷史資料的商品上。喪氣的是,我手上的訊號大多數套用到別的商品,通常都看不到獲利,甚至連性質與台指期非常相近的電子期、金融期都不行。因此,好一段日子我就時不時的擔心我服役中的訊號,品質是不是很爛?訊號所產生的 Equity curve 是不是在不遠的未來就有歷史 MDD 被突破在等著我?
但是,在我個人的交易經驗中,卻有著以穿透性來檢驗訊號強健程度的衝突經驗:我手上幾個換到別的商品去套用不只是不能獲利,甚至是慘不忍睹的訊號(不穿透),在我持續使用兩三年的過程中,績效表現其實是見高、DD、再創高的循環;也有訊號是套用到別的商品能見到獲利(穿透),但實際上線後卻是一年多內都未能見到績效創新高。如果以穿透性來看待訊號的品質的話,我的真實經驗算是什麼呢?
讓我們離題一下。講到現在,不知您是否注意到,我一直講到是:訊號。我一直沒有講到"策略"這個詞?因為,我漸漸注意到訊號跟策略是不同的,而這其中的差異,我想可以透過 Portfolio backtester 的設定以及 PowerLanguageEditor 的內建訊號得到相當好的理解。
我一向喜歡從 MultiCharts 的內建功能中去猜想別的 Trader 的想法。因為像 MultiCharts 這類軟體,不是為了某些 Trader 需要的特定打造,它是為了眾多 Traders 的普遍適應而設計的,這也就是說會出現在這類軟體的功能、設計,通常會是最大公約數:絕大多數 Traders 普遍的想法。
從 PLE 內建的訊號中,同一個名稱開頭的訊號,幾乎都有 LE、SE、LX、SX 四種,它總把多單進場、空單進場、多單出場、空單出場分開建立,這除了可以讓不同功能的訊號能以模組形式去組合成在圖表上的多空進出外,這是否也在顯示了國外這些軟體商的眼中,這些多空進出的動作都只是...訊號。而策略的這個名詞卻只在 投資組合回測 這邊才能看到,沒有出現在 PLE 中!這是否意味著,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在 Signal 中寫入多空進出,這只是訊號,而一直都不是...策略?
在 投資組合回測 的商品-訊號架構設定中,它容許我們在一個策略中讓多個商品使用同一個訊號,當然也能一個商品使用一個訊號就算是一個策略了。至少一個到多個策略才構成 Portfolio。而我們可能已經一直誤解訊號就等於策略很久了...
回到 穿透性 這個題目,訊號本身是否能在多個商品都能獲利這個現象到底是否很重要?先說我的個人見解:不重要。
讓我們想想,某個訊號具有穿透性這個現象,帶來的效益是什麼?(先不談如果你想要讓訊號具有穿透性,需要做哪些或往哪個方向去努力?通常不是 pattern。)不就是在多個商品中使用同一個訊號都能帶來獲利的方便省事嗎?所謂的訊號強健,真的能因為在多個商品見到回測獲利而增強嗎?如果你把個別的圖表獨立來看,終究會發現極有可能是不管使用什麼訊號,它所產生的 Equity curve 都會隨著時間過去而 MaxDrawDown 不斷的被突破。如果這是普遍現象的話,我認為討論哪種訊號是否更有強健性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只要你很有紀律的守著預定槓桿,被你執行的任何圖表都會是一樣的結局。
那麼,什麼條件下,才讓訊號的穿透性有意義?不是訊號本身的強健,而是當相同的 pattern 在多種商品都會出現(以回測獲利的形式表現),因同時執行在多個商品上的交易機會不同時或同時的出現,而構建成 策略 的時候才有意義。因為只有在策略的模式下,才有可能出現一個訊號因為多商品而產生 Drawdown 盡量不在同一段時期發生,並且隨著時間過去,累積不同商品的獲利達到總和績效的創高。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這在本質上就是多圖表的交易模式!
我們談到現在,應該可以理解到如果你只用來交易單一個商品,這個訊號是否具有穿透性,是完全不重要的。穿透性必須奠基在多商品的交易模式才是有意義的,它不能只是一種測試,而必須是被實踐。而多商品的交易模式實質上就是多圖表,但單一商品多種訊號一起做也一樣是多圖表(從 PB 來看就是多策略構成 Portfolio)。
當你採用多圖表的交易模式,真得要求自己的訊號具有穿透性嗎?這帶來什麼效益?能避免任何圖表都會發生 MaxDrawDown 陸續被突破再突破的問題嗎?各個圖表的大幅度 Drawdown 同時期出現能得到多少控制?從以上個人的淺見,到目前為止,我真的還未能看出訊號具有穿透性的必要與實質優勢,所以認為它不重要。不過,逼自己去做出具有穿透性訊號而帶來的交易思考提昇不在此限。
其實,我不大相信什麼交易訊號有穿透性存在,即便偶見幾個商品用同一個訊號就都能獲利,我也會當做只是巧合。穿透性的存在應該會是在 Position sizing 這個層面,而不是多空進出的動作,這是"策略",而不是訊號了。
熱門文章
-
殷鑑不遠。這是 2019/07/03 的台指期貨,在大約 10來秒的時間之中,台指閃崩了近 500點,並且快速回復。這樣類似的事件,在台指不是空前,也不會絕後,即使台灣期貨交易所有所謂的動態穩定機制在運作,這一天,據我所聽聞到也有不少友人在這很短的時間內... 中槍了。這裡,我們...
-
經過多年的策略開發對腦力的壓榨,如果手上的素材(資料)沒有新東西的話,基本可以說很快就會從滿腔熱血走到老狗變不出新把戲。因為最容易取得的資料就是商品歷史價格,策略的開發也就幾乎是圍繞在價格及其衍生的數值為基礎,也就是價格因素策略。 台灣是一個特別奇妙的市場,交易所公開的資料相...
-
STO 訂閱購買: https://www.touchance.com.tw/sto/index 推展「 以選擇權執行策略訊號 」一段時間日子後,深感這工具的程式碼即使經過面對面的詳細解說,其實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難度依然是非常的高!我想,上過課的同學其實就是買工具回去用吧 XD...
-
在 MultiCharts 裡,本來我以為 EntryPrice(0) 就代表了最後一個進場的成本價,經過測試後,確定了 EntryPrice( 0 ) 不是最後一次進場價,而是最後進場方向的第一筆價格(可查閱"程式交易語法大全 page 255")。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