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期貨操作不靠內線-投資與投機(部分內容)


基本上投資與投機這件兩件事的實現手段,都必須透過交易,所以大多數人也就分不清楚,也常常把投資就看的比投機高尚,甚認為投機就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很具負面的看法。但是請從事過股票或是期貨交易的過程的朋友回想一下,過去的交易到底是在投資還是投機?

我們先看看投資與投機的定義。從我過去所讀的資料中,投資的定義為:「針對特定目的的活動,投入資本,使其產生事業性的活動,達到提高生產效能或數量的行為,稱為投資。」從這個角度來看,投資本身應該是我們把錢放到某一個事業中,希望這個事業能夠產生好的生產改變,比如說買飼料與土地,養更多的牛,產生更多的肉品,或是花錢買設備生產更多的電腦之類的事情,而從這些把錢投入的活動所產生的正向生產結果,取得利潤的回報,這樣的行為稱之為投資。

如果投資是先決定一個能夠提高產量或是改善生活的事業,才投入金錢去創建或是經營,以求得這個事業產生的利潤作為回報的話,那麼我想在台灣股民中,恐怕100個人不到5個人可以稱為投資,因為大家幾乎都在找尋買進與賣出間產生價差的利潤,其實不是關心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是否這個事業能否改善生產或是產生利潤?大家想的都是我現在買一股20元,它應該能漲到30元,到時候我賣掉,每一股我就賺10元,一張有1000股,我就賺了3萬元。。。看到這裡,想想自己,投資?我們真的在投資嗎?還是說剛進場的時候其實不是想投資,但是因為買進後股價卻發生下跌,如果賣出就會產生虧損,於是就說服自己是在做投資,我買進就是看中了這家公司每年能產生多少利潤,所以我把錢投入這家公司,好在未來參與這家公司的利潤分配,股價的波動我根本是不在乎的!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不就是所謂的套牢嗎?因為套牢而投資,這樣的邏輯似乎有點可笑了。

再看看投機的定義。也許近年因為索羅斯掀起了東南亞金融風暴之故,多數人對投機抱持一種具攻擊性、搞放空、用他人的痛苦賺取利潤、不道德的看法。投機一詞本身字面的意思:投入一個機會,一個可能創造利潤的機會。投機本身具備著因為個人的推理、判斷,察覺出一個變化即將發生而產生創造利潤的機會。從這角度看,投機本身是中性,它就是在一個變化產生前或是持續中的時候,投入資本,以換取因為變化而產生的利潤,而不去管這個機會是價格的往上或是往下。感覺上好像有點自私的味道,實際上我們在做理財的時候,難道不或多或少是存在自私的動機嗎?

更多資料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