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看到獵物不開槍,等待離得更近點
在設計交易策略的時候,我覺得進場比較可以「歐北來」,反而是出場的設計才是決定整體系統是否獲利的關鍵。如果進場的條件,出現的頻率越高,我就越有計較進場價格的優勢,這個意思是說,設計波段(會留倉)的交易策略時,為了追求波段的大獲利同時減免因為高頻率的交易次數所帶來的交易成本墊高,往往會設計成相對性交易次數少的系統。
因為我們希望每一次波段的利潤可以盡量的都被牢牢的抓到,並且避免中途被洗掉,這就會造成進場點(不是指價位)的不計較進入,但是訊號相對的少。這有沒有好處?當然有,能夠一筆交易拿到千點甚至以上獲利的,大約就是這樣的類型。只是,交易的人可能比較難受,畢竟市場並不是多數時候都是「非隨機」的。在那中間過程的價格來回晃盪就會對交易人的心產生不小的折磨。
相對的,如果進場條件設計成出現機率高,那麼在一個波段行情中,就會有很多次滿足進場條件的產生,換言之,我可以有很多次再度進場的機會。但是這也會帶來交易頻率拉高的負面效應:丟單的滑價與賭場的抽頭。畢竟多數交易人不見得是死在判斷準確度上的超級蹩腳,交易次數很可能是一個致命的劣勢所在。因此,如果在高頻率進場條件的設計下,可以考慮採取限制較佳價位才進入的方式。這就像是把交易的動作分成幾個階段,先從進場條件的滿足,再到真的進場的實現:實際上就是有可能進場條件滿足,但是卻沒有進場,只因為價格不良。坦白說,這有點像是貪小便宜的心態啦。
目前我把這樣的想法加入到日內交易的設計之中,至於效果會如何?我還不知道,等兩三個月過去後,真的有看到賺錢了,再來分享這樣的交易記錄。
熱門文章
-
去年開發「 把策略訊號轉換成選擇權去執行 」的時候,一直有個實務上的困擾:標的物價格。 我要把訊號轉成選擇權的時候,事前不能精準的知道要交易哪一個履約價、Put 或 Call,需要在訊號或市況變化的當下才決定交易標的。但在 MultiCharts 的運作架構上,需要開啟欲取...
-
在 MultiCharts 裡,本來我以為 EntryPrice(0) 就代表了最後一個進場的成本價,經過測試後,確定了 EntryPrice( 0 ) 不是最後一次進場價,而是最後進場方向的第一筆價格(可查閱"程式交易語法大全 page 255")。什麼意思...
-
看到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eric.hsu.73/posts/9305791976115818 ),截圖如下: 簡單總結一下: 決策是否投入賭局,要在賭局對自己呈現正期望值,並且如果賭輸的損失發生時自己仍能多次承受的前提下才...
-
殷鑑不遠。這是 2019/07/03 的台指期貨,在大約 10來秒的時間之中,台指閃崩了近 500點,並且快速回復。這樣類似的事件,在台指不是空前,也不會絕後,即使台灣期貨交易所有所謂的動態穩定機制在運作,這一天,據我所聽聞到也有不少友人在這很短的時間內... 中槍了。這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