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bp.blogspot.com/-0pxUowPtE2k/XCRiWQFGT6I/AAAAAAAAqz0/VVc2D43EbnwnHO8qvqACpBRmQ5CX5KgEgCLcBGAs/s1600/Image%2B52.jpg)
今天我把同一個交易策略但是一個採用了引入資金變化狀況做交易口數的資金管理的帳戶,與另外一個相同交易策略但是沒有資金管理模型的帳戶拿出來做比較。
我手上的交易系統在今年(2012)不斷創新高一陣子後,大約從五月初開始了 DrawDown 之旅。所以,在這裡我截用 05/01 開始到今天的平倉損益為例。
首先看看有資金管理模型的在這段 DrawDown 的概況(可以別再繼續了嗎 XD),為了版面考量,我做了一些裁切。
再來看另外一個沒有資金管理模型的狀況。
先講一下這兩個帳戶的背景簡介才比較好做比較,上圖的準備金額是下圖的兩倍,每次交易訊號的口數如果沒有資金管理模型的介入兩倍資金準備的口數(上圖)就會是普通資金準備(下圖)的兩倍口數。因此,如果沒有資金管理模型的介入,兩倍資金準備的損益會因為下單口數下兩倍而得到兩倍的損益(不論賺或賠),當然實際上成交的點位總是會有一點點差異,但是不應該差異很大,畢竟看看上面兩張圖的下單口數就知道這對市場應該是沒什麼衝擊的。
畢竟,資金管理最多也只能在策略真的能賺錢的前提下,延長交易系統的壽命,甚至當策略有效運作在獲利時還能加速績效攀升的速度。如果既可以損失減少又能獲利加速,那就太完美了,不過目前似乎通常是"有一好沒兩好"的啦。